当前位置:首页
>> 政府资讯 >> 部门动态
人才流动共享改革获省级试点——山区引才的丽水解法
时间:2025-07-12 13:05 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丽水日报

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摇篮,科研院所是科技攻关的前沿阵地,企业是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的主体。长期以来,如何畅通三者之间的对接渠道,实现人才、技术与市场的精准链接,考验着地方的发展思维。

难题面前,丽水锚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,选择以人才流动共享架桥引路、打破壁垒。

7月9日,记者从市促进中心获悉,由竞彩篮球购买:委、市政府申报的“构建高校、企业人才流动共享‘合伙人’机制 助力山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”成为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专项试点。

“这项工作我们有决心、有信心。”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竞彩篮球购买:域内除莲都区以外的8个县(市)都是山区海岛县,发展的不断加快与人才供给的短缺矛盾愈发凸显,亟须通过人才流动共享改革破题,助力实现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。

位于庆元的浙江鸿星文具有限公司从中尝到了甜头。

鸿星文具是庆元铅笔产业代表性企业,主要生产铅笔、彩铅、马克笔等产品,年产值3亿多元。生产中,企业遇到铅笔刻字机刚硬导致笔杆漆面裂纹问题,次品率达1.2%,资金损耗大约400万元。

通过产业链共享人才池,企业精准匹配到共享人才王鹏。王鹏带领团队经过两个多月试验,提出韧性增强型漆面配方,通过调整数值比例与固化工艺,大幅提升漆面抗冲击力。“技改以后,损耗降低到0.1%,每年能节约300万元左右。”鸿星文具成品车间主任韦刚强说。

“人才流动共享体系,直观来说,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。”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主要存在供需不匹配、信息不对称、管理不完善、转化不顺畅、协同不紧密等五类问题,丽水从建立健全共享人才体系、搭建供需精准对接平台、创新人才流动共享模式三个方面发力,推动人才流动共享成为解题“金钥匙”。

为此,丽水紧密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和市场导向,以“合伙人”机制激励有限人才最大化共享,建立囊括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、工程师、高技能人才的全市“共享人才池”,实行灵活取酬、技术入股、横向项目委托、科研成果共享等全周期支持激励机制。同时,前置企业总工程师、技术总监等参与高校引才设岗、面试、培养等环节,创新高层次人才校企“预双聘”机制,并在个体共享基础上,实施“企业出题、组团解题、产业转化”的人才“组团式”共享。

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央赋予浙江的核心任务,重点、难点、主战场在丽水。7月5日,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在丽举行。全会指出,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省委赋予丽水“主战场”重要定位的深远考量和重大意义。

“丽水将人才流动共享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,此次成为省级试点,既是认可,也意味着探索跨领域、跨区域协作空间更大。”市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丽水作为山区市,不仅要引导产业发展,还要研究科技、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人才、就业等领域的区域协作办法,需要跳出丽水发展丽水。

人才的流动共享,是为了更好地抵达。以改革方式打破人才流动共享的时空界限,进一步畅通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人才流动通道,激发人才和用人主体内生动力,是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必将抵达更加广阔的未来。